培训服务 > 农业创业 > 成功案例
-
火龙果,这个原本生长在南方的热带水果,如今在杨凌落地生根,不仅开启了种植新思路,更富了一方百姓,让大家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这一切都和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杨凌80后返乡创业女青年王艳。王艳是杨凌示范区揉谷镇田东村的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基地的负责人,从事北方种植火龙果已经有10年的时间了。目前基地火龙果规划种植基地总面积达到了155亩,已建成双拱双模智能温室12座,规划建设24座,是西北地区最大的火龙果种植基地,2018年底,她的几个大棚的火龙果销售额达到了130多万元。火龙果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水果,那么王艳是怎么想起来在北方种植火龙果的?又是如何把它一步步打造成了北方种植火龙果的杨凌全产业链模式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她,听一听她的致富故事。一、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说起种植火龙果,要从2006年说起,那时王艳夫妇开始在海南承包田地种植香蕉、芒果、火龙果等热带水果,规模一度达到800多亩,不仅为他们积累下第一桶金,也积累了种植热带水果的丰富经验。但是,在热带水果产地搞种植和销售,利润很少,随着当地开发,地租、人工等成本也在逐年上涨。要挣钱,最好把这些热带水果引种到北方非产区!2008年,他们在报纸上看到有人把火龙果引种到了山西。他们就想山西能种,为什么陕西就不行?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实没那么容易,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极大的运气。2009年,他们在家乡杨凌建立基地,开辟了北方种植火龙果的先河。二、创业之路多坎坷2009年,不仅杨凌没有一家种植火龙果的,连整个北方地区都鲜有耳闻。他们遇到的问题,简直太多了。刚开始是租不到适宜种植的土地,好不容易租到了合适的地,进口的种苗被海关扣留,损失40多万;摸索阶段,一个大棚的火龙果苗冬天还没过完就全部冻死……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他们想尽办法,决心先解决技术难题。夫妻俩吃住在棚里,起早贪黑,一边学习一边摸索火龙果的种植技术,不断优化设施温室(双拱双模大棚,夏季通风散热方式,防蚊隔离方式,冬季保温保暖措施,加温、补光措施等)使其更加适宜北方火龙果种植生长。当火龙果种植慢慢有了起色,王艳两口子却又折腾起来了,他们引进南方及国外新品种,进行种植培育实验,优选出适合北方种植的好品种。这几年,他们从台湾引进的新品种花柱花蕊同高,可以自花授粉,不仅节省了人工成本,而且香甜且营养价值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教授的指导下,王艳还探索使用拱棚双膜,拱棚三层膜,创新出不用覆盖棉被的大棚保温栽培技术,种植基地还运用渗灌水肥一体化、改良设施栽培土壤等高新技术,加上火龙果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王艳园区的火龙果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备受客商和消费者欢迎。经过了10年的发展,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基地成了外地人来杨凌参观学习的必到之地,他们的采摘园一年四季人满为患,王艳也成了远近闻名的“火龙果姐姐”。三、打造北方种植火龙果的全产业链的新模式随着农业科技特别是智能温室技术的进步,北方种植火龙果的人开始变多。除了卖果子,王艳他们又卖起了种苗,因为种植的时间久,经验丰富,他们的种苗不仅品种好、适应性强,而且售后服务很到位,很快火遍了整个北方地区。有着敏锐商业头脑的王艳,又看到了商机。随着火龙果种植面积增大、盛果期到来,她借助杨凌独有的农科教资源优势,组织研发团队,研发和生产火龙果花深加工、火龙果葡萄酒深加工、果干深加工、水溶性红色素提取、火龙果籽保健品、火龙果果皮饮品、火龙果枝条制品、火龙果果肉饮品、火龙果汽酒等衍生产品。从种苗供应到火龙果的采摘销售及深加工,这个倔强的女子,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成功打造除了北方种植火龙果的杨凌全产业链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已经在河南、陕西、山东、内蒙等省市自治区落地。仲夏时节,艳阳高照,走进宋家镇东桥村花椒种植园,一株株椒苗随风摇曳,长势喜人。20多名村民,在田间地头忙除草、忙管护,不远处的林地里,正在平整荒地的机器声轰鸣作响,大家顾不上拭去额头的汗珠,干劲十足。今年31岁的李龙是土生土长的东桥村人,也是香炉坪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2013年,长期在外经商的他为了就近照顾父母,选择了回乡发展。2018年5月,村里换届选举,李龙当选为村主任。“缺乏产业带动,村里的发展一度受限,我要再探索出一条适合东桥特色的山地农业发展路子,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李龙很早就在琢磨,东桥村香炉坪一带生态环境优良,土地连片,气候宜人,很适合种花椒,经济效益也很乐观。在包联部门县林业局的指导规划下,经过林技专家现场考察,肯定了建设花椒园的可行性。找准了目标,李龙又辗转韩城、甘肃等地学习花椒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知识、挑选花椒品种,邀请市农技专家实地指导。“这趟考察学习中看到村情相同的地区通过开垦闲置的荒山荒坡栽种花椒树,带动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让我更加坚定了发展产业的信心。”在村民的支持下,在香炉坪一带流转的土地、林地达到了1000亩。今年年初,第一期椒苗移栽项目实施,300余亩花椒幼苗落地香炉坪。花椒树在种植3年后开始挂果,为了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驻村工作队积极与县农业农村局对接协调,与白河县鹏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合同,在椒苗空隙套种了100亩辣椒。又在当前基础上,因势利导套种了200亩黄豆,形成了以花椒为长效主导产业,让贫困群众稳步脱贫致富奔小康,以黄豆、辣椒为短效特色产业,“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产业发展格局。从年初开始,基地陆陆续续能有20名左右工人务工,看到家门口建起了园区,不少村民打消了外出务工的念头。“让乡亲们在顺利脱贫后跟着我一起致富,这比什么都高兴。”东桥村花椒产业的发展既延伸了生态效益的绿色之路,也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这里以前基本上已经撂荒了,没有村民愿意来山坡上栽种农作物,这下好了,坡上栽种花椒后,绿化了荒山,还能在自家门口打工挣钱。”正在地头忙碌的村民熊如美感慨万千,园区开发流转了家里的8亩闲置耕地,自己在农闲时就在园区务工,妻子为工人做饭收入也很可观,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花椒基地的建设,让村里贫困户谢从兴夫妇受益匪浅。为了就近照顾家人,谢从兴夫妇常年在家务农,靠着四五亩地过生活,家里经济比较困难。今年年初花椒栽种时,在村干部的引荐下,谢从兴夫妇来到基地打工,夫妻俩每天有了200元左右的务工收入。“每天能拿到100多元的工资,我很满意。”贫困户李护国有着多年的种养殖技术,如今主要负责基地管理,以及组织村民开展栽苗除草施肥等日常工作。李护国表示,在基地务工,预计一年至少有三五万的收入,比以往种地养牛划算。时隔半年,昔日种下的花椒苗已经长成小树,枝繁叶茂,前景乐观。谈及未来发展规划,李龙信心满满,“年初种下的辣椒、黄豆预计能有20多万元的收入,下半年计划新增花椒苗100亩,引进优质黄桃、柿子、拐枣等果树200余亩,逐步形成以花椒为核心、以果树为配套的农业观光示范园,预计带动4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香炉坪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深入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引导群众以流转土地、入园打工等方式参与发展花椒产业,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增富。东桥村花椒产业的发展只是宋家镇培育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宋家镇党委政府瞄准“产业富民”的道路,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特色,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的积极性,巩固和扩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资源整合,整村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大力支持茶叶、羊肚菌、天麻、木瓜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为决胜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贺余环)这几天,太和县顺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养殖的豆虫进入了成熟期,合作社理事长王松领带着合作社成员以及周边的贫困户,忙着到豆地里捕捉豆虫。 一只只圆嘟嘟的豆虫被俘获后,王松岭用锯末把豆虫封存下来,准备销售到连云港市用于食品加工,“我们这边售价60元/斤,运到连云港后80元/斤。 ” 年过半百的王松领是一名残疾人。2010年经朋友介绍,他做起了豆虫收购生意,在家乡专门收购野生豆虫。 “当时以每斤20元的价格收购,然后以每斤30元的价格销售,一年大约收购400斤,能赚4000元到5000元。 ” 后来,王松领了解到自己收购的豆虫运到连云港后身价倍增,于是他动起了心思:“如果自己养殖销售的话,每斤的利润岂不是可以达几十元? ” 时隔不久,他到河南省参加了一场观摩会,发现当地的一家专业合作社从事豆虫的规模化养殖,效益喜人。 王松岭虚心学习,第二年他就试养了4亩地的豆虫。“豆虫的天敌很多,产卵时蚂蚁是最大的天敌;刚刚孵化时,蜘蛛、蜗牛、蟋蟀都会捕食它们;待到虫子长大,要用网罩住,否则鸟儿会成群结队前来觅食。 ”总结经验后,王松领流转土地500多亩,成立了太和县顺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园中园+贫困户”的方式,吸纳25户贫困户入园自主经营,合作社免费提供种苗、技术,统一收购,带动贫困户增收。 太和县肖口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王松香介绍,目前一户贫困户养殖豆虫4亩,预计平均亩产豆虫100多斤。按照每年养殖三茬计算,每亩地的销售额高达一万多元。从目前的效益来看,每年可以收入6000元左右。同时,这4亩地可以享受国家特色种养业的财政奖补,一户贫困户每年可以获得3000元的奖补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