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服务 > 农业创业 > 成功案例 > 详情

重庆南川熊世财养殖禾田蛙 生态养蛙效益高

近日,在重庆南川区水江镇劳动社区5组的禾田蛙养殖基地,笔者看到,一大片田块被白色的纤维网一小块一小块地围起来,上面盖着防鸟网,放眼望去,如同白色的轻纱笼罩在田野上。

 

  远远地听到养殖场里蛙声一片,特别热闹。而当人们走近时,却听见另一种响动,原本蹲在喂食床上晒太阳的禾田蛙,争先恐后地跳进水中隐藏起来。

 

  “今年3月份下苗,8月就开始出蛙,都是客商来我这里收,批发1斤能卖到12元,已经卖出去6万多斤了。”基地负责人熊世财一边观察青蛙的生长情况,一边检查防逃网结不结实。

 

  熊世财介绍,禾田蛙就是我们常见的青蛙,经过人工驯化技术养殖的禾田蛙,生长快,产量高,亩产能达到4000多斤,经济价值高。


       10多年前,熊世财曾和其他村民一道去新疆摘棉花,成为“摘花工”。

 

  后来,他又长期在新疆帮着别人种土豆。在那段时间,精明的他学到了良种土豆下种、管理、收获等全套技术。

 

  2013年,熊世财回到了南川,成立广财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山王坪镇流转了300亩土地开始种土豆。

 

  在技术上,他充分发挥学到的知识,选用优良品种,采用选种切块催芽、地膜覆盖栽培、施肥提苗等技术,亩产平均达到五六千斤,成为当地的“土豆大王”。

 

  “土豆最好是轮作,每年都要到处租用土地,因此我想在种土豆的同时,搞一些其他的产业。”熊世才看准市场上禾田蛙供应少、需求量大这个商机,决定投资养殖禾田蛙。

 

  他专门跑到外地去拜师求艺,学习养蛙的技术。经过3个多月的学习和实践,熊世财基本掌握了养蛙技术。

 

  去年,熊世财与人合伙,投入118万元,建起60多亩禾田蛙养殖基地。

 

  熊世财按照科学养蛙的要求,在田块上挖养殖池,加装防逃网、防鸟网。
 

 

  生态市场要兼顾

 

  过去,由于人们滥捕自然生长的稻田蛙,让蛙肉进入餐桌,导致野生的青蛙数量急剧减少。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蛙资源,国家和地方都出台了保护野生稻田蛙的法律法规。

 

  熊世财说,人工饲养禾田蛙,既满足市场对蛙类的需求,改善人们的生活,又能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平衡。

 

  笔者发现,不少养殖池里,都有水稻收割后留下的稻桩。熊世财解释说,除了这些稻桩,有的养殖池里还种植了水稻,是为了模拟青蛙生长的环境,水稻田可以给青蛙提供食物,而青蛙在里面也能防虫和肥田。
 

 

  带动大家共致富

 

  这段时间正是青蛙大量上市的时节,除商贩们的大批量收购外,周围的一些农家乐餐馆,也纷纷下了订单。有时候,熊世财一早上就要捕捉近千斤的禾田蛙供应市场。

 

  熊世财现在的养殖规模在60多亩,有100多个池子,每亩纯收入1万多元。不过熊世财说,作为特种养殖项目,禾田蛙养殖投入成本比较高,养殖风险并不小。

 

  禾田蛙养殖防病很关键,一旦生病,就容易蔓延,很难救活,所以平时的防病措施要相当到位才行。

 

  另外,养殖池要加装防逃网防青蛙外逃。像白鹭等许多鸟都是青蛙的天敌,加装防鸟网也非常重要。

 

  如果要养殖禾田蛙,需要到当地林业部门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如果跨地区销售的话,还需要办理相关的检疫手续。

 

  目前,熊世财的禾田蛙养殖发展得不错,“下一步,我们还将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当地农户一起养蛙。”熊世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