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白河小伙种花椒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仲夏时节,艳阳高照,走进宋家镇东桥村花椒种植园,一株株椒苗随风摇曳,长势喜人。20多名村民,在田间地头忙除草、忙管护,不远处的林地里,正在平整荒地的机器声轰鸣作响,大家顾不上拭去额头的汗珠,干劲十足。
今年31岁的李龙是土生土长的东桥村人,也是香炉坪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2013年,长期在外经商的他为了就近照顾父母,选择了回乡发展。2018年5月,村里换届选举,李龙当选为村主任。“缺乏产业带动,村里的发展一度受限,我要再探索出一条适合东桥特色的山地农业发展路子,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奔小康。”李龙很早就在琢磨,东桥村香炉坪一带生态环境优良,土地连片,气候宜人,很适合种花椒,经济效益也很乐观。在包联部门县林业局的指导规划下,经过林技专家现场考察,肯定了建设花椒园的可行性。
找准了目标,李龙又辗转韩城、甘肃等地学习花椒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知识、挑选花椒品种,邀请市农技专家实地指导。“这趟考察学习中看到村情相同的地区通过开垦闲置的荒山荒坡栽种花椒树,带动村民实现了增收致富,让我更加坚定了发展产业的信心。”
在村民的支持下,在香炉坪一带流转的土地、林地达到了1000亩。今年年初,第一期椒苗移栽项目实施,300余亩花椒幼苗落地香炉坪。花椒树在种植3年后开始挂果,为了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驻村工作队积极与县农业农村局对接协调,与白河县鹏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合同,在椒苗空隙套种了100亩辣椒。又在当前基础上,因势利导套种了200亩黄豆,形成了以花椒为长效主导产业,让贫困群众稳步脱贫致富奔小康,以黄豆、辣椒为短效特色产业,“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产业发展格局。
从年初开始,基地陆陆续续能有20名左右工人务工,看到家门口建起了园区,不少村民打消了外出务工的念头。“让乡亲们在顺利脱贫后跟着我一起致富,这比什么都高兴。”东桥村花椒产业的发展既延伸了生态效益的绿色之路,也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
“这里以前基本上已经撂荒了,没有村民愿意来山坡上栽种农作物,这下好了,坡上栽种花椒后,绿化了荒山,还能在自家门口打工挣钱。”正在地头忙碌的村民熊如美感慨万千,园区开发流转了家里的8亩闲置耕地,自己在农闲时就在园区务工,妻子为工人做饭收入也很可观,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花椒基地的建设,让村里贫困户谢从兴夫妇受益匪浅。为了就近照顾家人,谢从兴夫妇常年在家务农,靠着四五亩地过生活,家里经济比较困难。今年年初花椒栽种时,在村干部的引荐下,谢从兴夫妇来到基地打工,夫妻俩每天有了200元左右的务工收入。
“每天能拿到100多元的工资,我很满意。”贫困户李护国有着多年的种养殖技术,如今主要负责基地管理,以及组织村民开展栽苗除草施肥等日常工作。李护国表示,在基地务工,预计一年至少有三五万的收入,比以往种地养牛划算。
时隔半年,昔日种下的花椒苗已经长成小树,枝繁叶茂,前景乐观。谈及未来发展规划,李龙信心满满,“年初种下的辣椒、黄豆预计能有20多万元的收入,下半年计划新增花椒苗100亩,引进优质黄桃、柿子、拐枣等果树200余亩,逐步形成以花椒为核心、以果树为配套的农业观光示范园,预计带动40户贫困户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香炉坪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深入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引导群众以流转土地、入园打工等方式参与发展花椒产业,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增富。
东桥村花椒产业的发展只是宋家镇培育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宋家镇党委政府瞄准“产业富民”的道路,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地方特色,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的积极性,巩固和扩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资源整合,整村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大力支持茶叶、羊肚菌、天麻、木瓜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拓展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为决胜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 贺余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