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服务 > 精准扶贫 > 产业扶贫
-
灞源移民社区。9月25日上午,“e购西安,尽享好物”陕耀·网络扶贫e起来西安专场活动第三站来到了蓝田县灞源镇的移民社区、扶贫工厂、食用菌基地采访采风。走进灞源移民社区,十多栋小洋房挺立,紧挨着社区的豆制品工厂里传来阵阵豆香,楼下的小广场上,社区居民在休闲锻炼,一派幸福欢乐的景象。张竹娥家住在灞源移民社区1号楼里。投资5000多万元建13栋安置楼千名贫困户住进新房“原来条件不好,孩子上学就靠两条腿,上学的都带着干粮 ,早上五点就得从家出发去学校,走三四个小时,一周回一次家。”原杨家堡村贫困户张竹娥搬进了新社区,住进了1号搂1单元102室,她高兴的告诉记者,现在居住条件好了,家门口就是学校,在镇上买东西也方便,一点也不比城里差。灞源镇扶贫办主任吕鱼方介绍,灞源镇严格按照省、市、县制定的政策标准,以人定房、以户定建”的原则,将建房面积控制在25—100平方米之内,群众自筹每户每人2500元,每户不超过1万元。2018年7月,投资5000多万元的灞源移民社区13栋安置楼全部建成,如今,这里安置了贫困户276户共994人。在社区服务中心还设有“最多跑一次代办点”,并且提供社会保障、免费邮寄、免费复印、综合事务等,为居民提供了生活便利。张竹娥只掏了一万元,就分到了这套99平米的三居室。张竹娥家五口人,按政策只掏了一万元,就分到了这套99平米的三居室。社区还为她安排了公益岗位,协助社区的党建工作,一个月收入一千多元。房子有了,搬迁户在入住时,按照爱心家具积分管理办法,平时在社区里劳动还能领取积分兑换家具。社区周边还配套建设了幼儿园、学校、卫生院、超市等生活服务设施。扶贫工厂的工人在点豆腐。社区旁建起扶贫工厂让居民在家门口是实现增收致富新房子盖好了,如何能让群众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灞源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把豆腐列为了促进群众脱贫增收的大产业。在与社区相邻的灞之源豆制品有限公司的扶贫工厂,这里生产有各种品类的豆制品远销全国。灞源豆腐干,因产于蓝田县灞源镇而得名,属于绿色食品。豆腐干品质优秀,与灞源源头的清泉水有很大关系。灞源,顾名思义,为灞河的源头所在。优质的水源,甄选秦岭深处生长期在七八个月的黄豆,遵循传统工艺的制作过程,成就了“灞源豆腐干”优秀品质,豆腐干劲道光滑、越嚼越香、回味悠长、久吃不厌。在扶贫工厂打工的贫困户在包装豆腐干。走进生产车间,迎面而来的是一派繁忙景象,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制作豆腐产生的蒸汽将人笼罩,戴着口罩的工人们井然有序地忙碌着,煮浆、点制、包浆、压制、卤味、哄干,经过一道道程序,一块块散发着香气的豆腐干被整齐地码在货架上。记者了解到,扶贫工厂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投入扶贫专项资金350万元,建设生产基地1500平方米,投入标准化自动机械设备,萃取灞河源水,精选秦岭大豆,制作灞滋源系列豆制品,目前共研发多个品种、多种口味的休闲、代餐豆腐干。厂长邓子洲介绍工厂生产情况。灞之源豆腐干一经推出,因为味道好,品质佳,产品供不应求。“我们的电商平台‘西域美农’上,一块1.3元的豆腐干曾出现11秒卖出12万块的纪录。”厂长邓子洲介绍,前一阵他们的豆腐干还走进了薇娅viya的直播间,产品深受广大网友的喜爱。豆腐加工体验中心。社区工厂还让贫困户实现了在家门口上班,目前已解决当地20多人就业,每人年净收入不低于20000元。今年,社区工厂旁还新建了电商扶贫中心,工厂生产的豆制品和灞源镇周边的农副产品在这里展示汇聚,同时还有豆腐加工体验中心,让消费者可以近距离的体验豆腐干的加工制作全程。整齐划一的架子上分层躺着一个个长约半米的香菇菌棒。工人正在香菇大棚里采摘香菇。新建食用菌基地吸纳300人就业灞源香菇畅销全国在社区不远处的灞源镇食用菌基地记者看到,已建好的香菇大棚内,整齐划一的架子上分层躺着一个个长约半米的香菇菌棒,每个上面都长满了香菇,采摘工按照标准,将已经可以上市的香菇采摘下来,装箱运到仓库。贫困户李养玲(左)在食用菌基地分拣香菇。灞源移民社区的贫困户李养玲在食用菌基地务工,主要工作分拣香菇,按照大菇、中菇、片菇、花菇四个等级对采摘来的香菇进行分级,一个月可以增收近2000元。她告诉记者,搬来之前,她住在山里面的磨岔口村,距离镇上有十多里路,干啥都不方便,现在到这边生活条件好了,还有活干,有收入,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记者了解到,和李养玲一样在这里打工的贫困户还有好多,有采香菇的,搬运香菇的,技术管理的等等。目前园区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高峰期可以吸纳300多人入园务工。总经理孟平刚介绍香菇新品种。蓝田县丰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平刚告诉记者,灞源镇食用菌基地是按照“公司+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由灞源镇的11个村集体经济参与,去年八月开始建设,一共投入3000万元,新建食用菌大棚306个,今年8月20日第一批香菇已经上市。孟平刚说,灞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海拔非常适合香菇生长,而且园区选择的808和丰菇8号两个品种,出菇紧实,口感细腻,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产品畅销广州、青岛、成都等全国市场,预计年营收能达到1750万元左右。秋日清晨,在新区坡头街道办的张沟村,村民王增战正挥动着大扫把,把混合着饲料和草的牛食扫到食槽里。对于王增战来说,这些牛都是“宝贝疙瘩”,照顾好它们就是自己的头等大事。“我是靠养牛脱的贫,也想靠它们奔小康,让一家人生活得更好。”王增战说。王增战把混合着饲料和草的牛食扫到食槽里。今年52岁的王增战,家里有6口人,80多岁的母亲患有脑梗,常年卧病在床,需要专人伺候。此外,还有两女一子,儿子正在上小学。全家靠种苹果、樱桃、玉米等维持生计,生活异常困难。王增战在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市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王增战家里便进进出出着一个个帮扶人员的身影。自那时起,王增战家人的病情、孩子的教育、脱贫致富的计划……这些都成了帮扶干部心中最牵挂的事。帮扶干部多次入户与王增战沟通交流,激发他脱贫的动力。经过商量,王增战决定发展肉牛养殖。帮扶干部请来了畜牧专家上门为他进行技术指导,并定期进行培训。一次次嘘寒问暖和促膝长谈,一次次真心帮扶和救助,让王增战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从刚起步时的1头牛到现在的10头,凭借用心和坚持,王增战顺利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在2018年实现了脱贫摘帽。王增战说:“还是现在的政策好,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机会,现在一头牛差不多能卖个一两万元,我还种了9亩地,去年一共收入就有四五万元哩。”全市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王增战家享受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等多项优惠政策。除此之外,王增战的小女儿干着扶贫专岗,每月1600元收入;小儿子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每年能领1250元。“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村两委会将继续结合本村实际,探索新的扶贫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拓宽村民收入来源,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努力向着摘帽目标迈进,把村子建设得更加美好。”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多印介绍,张沟村现有村民463户1648人,在册贫困户21户58人,村两委会带领全村贫困群众及村民大力发展樱桃、苹果等主导产业。说到今后打算,王增战抚摸着小牛犊满怀憧憬地说:“是党和政府的扶持让我脱贫致富的。下一步,我还会继续加油干,扩大养殖规模,有这肉牛在,我这日子就有盼头!”9月,消费扶贫活动月,位于秦巴山区的陕西省旬阳县白柳镇铆足了劲儿、备足了招儿、聚齐了货品、笼够了人气儿:消费扶贫倡议书向全民倡议,消费扶贫产品展销节汇聚各方力量,聘请消费扶贫特邀大使促销、开通消费扶贫视频直播平台直销、邀请网络达人代销,线上消费扶贫如火如荼……一场消费扶贫的大幕在秦岭腹地悄然拉开。消费扶贫活动月系列活动只是白柳镇消费扶贫的一个缩影。早在2018年,白柳镇便以“生产好产品、打造靓品牌、对接大平台”为目标,通过创新开展能人推销、单位助销、电商营销等方式,将白柳的特色“山货”带出了大山,让消费扶贫成为贫困群众致富脱贫的重要途径。1单位助销牵线搭桥“再也不用起早摸黑推着架子车赶20公里路去县城卖菜了”刘波摆着颤抖的手,激动的说着。刘波是白柳镇西沟河村的贫困户,患有先天小儿麻痹症,几年来克服种种困难在村里建起自己的蔬菜种植园。但在收益上,用他的话说“卖的好了,一天能赚百八十块钱;卖的不好了,连一天的饭钱都挣不着。”县政府办作为西沟河村包联单位,积极发挥单位助销作用,刘波的菜定点供应县政府办食堂,同时积极联系酒店、超市等,之前无人问津的蔬菜变成供不应求的抢手货。驻村工作队也变身“搬运队”,帮助刘波运送蔬菜。刘波乐开了花,说不完的感激话语,那双因为疾病本就颤抖的手激动地更抖了。同村的养殖大户李希生也单位助销的受益户,2019年底1000余只土鸡相继出栏,销路还没着落, 县政府办通过签订土鸡供货协议,周末组织干部下村定点采购,并积极牵线搭桥其他消费团体。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李希生的1000余只林下土鸡全部售罄,销售额达到10.8万元,带动13户贫困户共计共计收益6500元。驻村工作队员正在对高山土豆装袋分级“我们为白柳土豆代言”白柳镇唐家院村第一书记孙典国和白柳镇邮政所投递员李生勇开心地举着刚挖出的大土豆,这一刻被定格,并在朋友圈疯传。2019年,白柳镇唐家院村的高山土豆丰收了,由于该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销售渠道不畅,老人行动不力等原因,导致大量优质土豆滞销,加之天气炎热,雨水量多,这些土豆再卖不出去,就会发芽,变坏,村民们几个月的辛苦将会付之东流。该村包联单位中国邮政旬阳分公司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进村入户,装袋分级,收购运输,在县公司电商运营中心和城区三网点开展“白柳镇高山土豆0利润义卖”活动,7月1日至10日,10天时间共帮助唐家院村32户土豆种植户卖出土豆7万余斤,解决了全村土豆滞销难题。白柳镇高山土豆在邮政服务网点进行义卖近年来,通过单位助销牵线搭桥,县政府办、中国邮政旬阳分公司、县经贸局、旬阳卷烟厂、县畜牧中心等21个单位累计购买消费贫困群众扶贫产品创收约200余万元。2名人推销各显神通“7个大棚前前后后投入了好几万元,眼巴着草莓上市赚回来呢,结果爆发了疫情,差点一夜回到解放前!”曾经的贫困户、如今的“草莓大王”--王国刚提起疫情期间草莓销售问题仍心有余悸。作为距离县城最近的村子,白柳镇老龙沟村像王国刚这样因蔬菜、水果滞销而发愁的有30多户。白柳镇老龙沟村第一书记正在送菜白柳镇老龙沟村志愿服务队正在分拣蔬菜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扶贫工作“不打烊”,白柳镇老龙沟村第一书记薛亚利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牵头组织村里的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义务上门收购、网上推送水果蔬菜的销售信息、免费配送到有需要的各小区门房或者各住户家门口,志愿服务队各司其职,无缝衔接,无接触配送,惠及了老龙沟村本村村民、同时也方便了县城周边群众。疫情期间累计配送蔬菜6吨左右,草莓6500多斤,帮助群众营收近50多万元。赵兵是白柳镇陈家庵村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外出创业成功,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促成所在公司深圳誉兴集团与白柳镇的合作,将白柳镇作为有机蔬菜储备基地,进行长期合作,实现农超对接。2018年11月6日,中国杨凌第二十五届农高会上,晋城市鲜绿康农产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深圳誉兴集团供应链公司)与白柳镇签订旬阳农产品收购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江苏省陕西商会常务副会长胡岚,也是从白柳镇走出去的成功人士。她成功不忘本,在白柳镇张湾小区投资一家实体店,通过线下采买线上销售的模式,将“山货”送进城里。3活动展销打响品牌近年来,白柳镇把观光旅游、亲子采摘等体验型的消费活动作为打开消费扶贫产品销售新世界大门的有效手段。2019年的安康市首届核桃采摘节在白柳镇白柳社区千亩核桃园成功举行,活动吸引了对口协作单位江苏天宁区雕庄街道办以及全市各个兄弟县镇的积极响应和参与,仅核桃一项的收入就达10万余元。此外,活动现场西沟河莲菜、后山佬土鸡蛋、鱼稻乐高山稻米等农特产品的展销,打响知名度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白柳镇白桑园村辣椒采摘节今年8月,白柳镇白桑园村产业园区里,红艳艳的辣椒进入了收获季节。白柳镇首届“辣椒采摘节暨消费扶贫”活动如期举行。参与活动的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从县城的四面八方赶来,种植户们和务工群众的脸上都写满了增收的喜悦,尽管太阳很大,但大伙儿采摘的热情依然不减。一串串火红的辣椒,也将让当地百姓的日子愈发红火。辣椒从8月开始摘,一直到10月份左右,最高峰时期可以达到25万斤左右,销售金额达20余万元。每年连翘花开的季节,海拔1100米的白柳镇佛洞村就变得热闹非凡。由村龙头合作社旬阳县锦濠中药材种植农民合作社主办的连翘花节,吸引了一大批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关注和参与,土鸡蛋、连翘茶、土豆、腊肉、玉米糁等农产品受到各界人士的欢迎,从开始的以购代捐到现在的纷纷抢购,知名度不断提升,贫困户腰包鼓了,底气也足了。4专业营销塑造体系2018年,白柳镇组建成立农特产品经销公司,建立消费扶贫农特产品展销馆,成立五个电商服务网点,在江苏常州、陕西西安、山西晋城等地建立消费扶贫农特产品直销店,通过专业团队运作,稳定建立市场渠道,不断拓宽消费扶贫市场,构建起了“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市场主体”的消费扶贫体系。三年来,累计开发扶贫产品30余种,“四源”、鱼稻乐、后山佬、菜蔬记等消费扶贫产品品牌8个,销售扶贫产品产值达180余万元。白柳镇鱼稻乐生产基地白柳镇消费扶贫产品展销馆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城市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面对脱贫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双重挑战,白柳镇实践出了“打造一批名优品牌、建立一个销售团队、完善一个销售网络、开展一次(系列)销售活动、新建一批销售实体店”的消费扶贫工作机制,打通了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消费扶贫平台,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发挥调控作用,实现农特产品质量有保障、产销对接形成好机制、扶贫产品卖出好价钱、销售平台多层次,确保贫困群众稳步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