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服务 > 精准扶贫 > 产业扶贫
-
陕西省韩城市西庄镇历来是韩城大红袍花椒的优生区和主产区,最早种植花椒可追溯至明朝。今年57岁的李会斌是西庄镇道口梁村股份经济合作联社花椒专业服务队机械组的队员。“合作社刚成立服务队我就报名参加了,只要有托管户的花椒园需要旋耕,合作社就会电话通知,每天能挣到260元。不用出村就能给家里带来收入,还能把自家30多亩花椒管好,一举两得,美着哩!”“全村目前有花椒1.5万亩,获得的收益给村里17户贫困户分红。”道口梁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理事长梁少军介绍,为了把“道口梁”花椒品牌做大做强,2019年,联合社成立服务队,吸纳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剩余劳动力就业。目前,合作社与80多户农户签订了土地托管协议,服务面积达4000多亩。“前几年,我和老伴还都能下地干活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力不从心。自从去年村里成立了服务队,我就把30亩土地托管给了合作社。花椒园需要打药、施肥,打个电话就行,很方便。”说起合作社服务队,村民梁宗亭啧啧称赞。近年来,西庄镇始终把培育壮大集体经济作为高质量脱贫的根本举措,按照“镇有产业集团、村有集体经济、户有增收项目”的思路,积极探索“镇城投公司+贫困户”“专业合作社+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贫困户”等发展模式,既鼓励群众利用荒坡地、自留山、撂荒地扩大种植面积,又引导农户有序更新换代、优化品种,着力解决面积萎缩、树龄老化、品质下降等问题。3年时间,西部山区6个村新增花椒种植面积2.8万亩。下一步,西庄镇将认真贯彻市委决策部署,紧扣“3+X”产业布局,抓住花椒主导产业,抓巩固,促提升,增效益,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今年以来,渭南市富平县坚持把消费扶贫作为应对疫情影响、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扶持、规范认证、直播带货、定点帮扶、招商推介等多种措施稳脱贫,保增收、提质量,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动力。 政府引导,政策扶持释红利富平县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出台《关于2020年度消费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就业产业扶贫十五条措施》《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奶山羊产业发展十条措施》,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食堂等预算单位采购贫困村扶贫产品,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和定点采购等方式购买贫困户农产品,全县183家预算单位通过“832平台”直接购买农产品72.19万元。县财政列支1000万元资金,对乳品加工企业收购鲜奶进行奖补,对贫困群众销售的鲜奶每公斤5.5元保护价收购。同时,对新扩建100只以上的奶山羊养殖场进行奖补,对饲养5只以上奶山羊(产奶羊)的贫困户提供机械化挤奶器,对无固定圈舍、饲养10只以上奶山羊(产奶羊)的贫困户帮建羊舍。 规范认定,产品质量有保证以“优质、安全、绿色”为导向,加强农产品原产地保护,积极开展“培育、申报、使用、监管”全流程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富平柿饼、流曲琼锅糖、富平墨玉、富平甜瓜、富平羊奶粉、富平九眼莲等6个产品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效提升了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认真贯彻省市有关精神,明确扶贫产品和供应商的认定标准、程序,对申请认定的市场主体和产品进行严格审核、公告公示,做到应推尽推、应认尽认。截至目前,全县累计上报申请认定供应商24家、扶贫产品61个,其中20家供应商的28个扶贫产品进入《全国扶贫产品名录》,申请和认定数量位居全市前列。 直播带货,线上线下齐发力富平县紧跟消费扶贫新形势,借助京东、淘宝等优质平台资源,以“云直播”为载体,通过视频制作、多渠道直播等举措,开展“陕货淘宝直播购物节”“京东农场富平基地开园”“富平县梅家坪镇第三届樱桃节暨电商推介会”“富平地理标志性农副土特产品推介会”等11场。4月29日,淘宝直播启动“陕货购物节”,直播期间在线观看人数达71.36万人,吸引抖音、快手、娱播等平台粉丝150余万,各类产品累计下单830余单。京东西北分公司为富平县到贤镇水果电视物流基地授牌,各助农企业与帮扶单位签订了消费扶贫协议,实现了供需精准对接和疫后增收。 定点帮扶,搭建产销直通车发挥定点帮扶和苏陕协作单位资源优势,在定点帮扶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和江苏省丹阳市居民集聚区建立富平农特产直营店。2018年以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购买富平县农特产品价值2000多万元,受益群众30万人,其中贫困群众1万余人。今年,在富平农特产品直营店消费柿饼、羊奶粉、面粉、水果、杂粮等农特产品共计约28.04万斤,手工织物1249件,消费总额达526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523万元。与丹阳市组织开展“陕货进苏、苏货入陕”产销对接活动,今年上半年消费扶贫金额2689.9万元。在北京、丹阳、绵阳等地相继建成富平特色扶贫馆,加强了产销对接。 招商推介,开拓消费新市场富平县积极参与各类博览会、展销会,开展农特产品产销对接活动,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拓宽销路,打造消费扶贫市场新的增长极。3月24日,组织开展招商引资网络云签约活动,邀请有意愿的企业家实地考察、投资兴业,共签约5个项目,投资额10.1亿元。6月13日,县政府主要领导走进江苏产销对接暨招商推介会,通过在南京设立富平名特优产品展示馆、线上直播带货、农特产品现场展示、投资优势推介、招商对接洽谈等方式,签约羊乳、柿子、面粉、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项目20个,合同金额40.6亿元,为富平农特产品进入江苏等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搭建了重要平台。 社会参与,多方联动聚合力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动员全县电商、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等广泛参与,将企业利益与合作社、农户捆绑,采取“创业培训、订单收购、劳务用工”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消费扶贫模式,帮助更多的贫困户积极参与到电商供应链体系之中。积极发挥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功能,培育建成镇村综合服务站点154个,其中贫困村设立50个。截至目前,全县电商帮扶贫困户692户2075人,带动增收1862万元,提供季节性务工岗位320个,贫困人员电商创业72人,累计增收60.87万元。一个一穷二白的“破落村”,咋忽然冒出一个偌大的平菇种植基地?提起这件事情,宝鸡市太白县靖口镇镇长王盛利来了精神,腰杆挺得笔直,对记者娓娓道来。这个村子就是靖口镇水蒿川村。这里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质量好,昼夜温差大,农业发展条件一流。可集体经济的止步不仅让村经济“囊中羞涩”,还成了镇上远近闻名的“破落村”。甚至有人说,在水蒿川村,扶贫产业就像那扶不起的阿斗,财神看了都要叹口气。办法总比困难多,靖口镇要发展平菇种植基地的消息传来,王盛利一拍大腿,觉得这事水蒿川村可以“大展拳脚”。有人说:“有项目没钱做,这产业咋也轮不到水蒿川村啊!”可王盛利不这么看,他对水蒿川村的村党支部书记说,水蒿川村要拿到这个项目有戏!因为他们手里至少握着“两张牌”。第一张牌,是强大的农业基础。水蒿川村耕地面积广阔连片,海拔高,气候好,本身就是个发展平菇产业的好地方。第二张牌,就是太白县大力推广的“飞地经济”。啥叫“飞地经济”,王盛利给村民科普,就是大胆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位于各市、县、区的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在园区划分部分区域,通过创新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成等机制,建设一个共融共通的产业园。于是,水蒿川村盯上了镇上同样是集体经济“老大难”的凉水泉村。这个村子同样有发展“长短腿”的问题:有充裕的产业扶贫资金,村里不缺钱,却地域狭窄,人均耕地极少。两个村一拍即合,借着“飞地经济”的东风,凉水泉村发展产业的86万元注入水蒿川村,双方共同发展平菇产业,两村贫困群众一起参与分红。“小的套上面给装好,一筐一筐套好,运往南京,明天晚上进市场!”7月15日,太白县盛禾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平菇批发点一片繁忙,负责人郭鹏忙碌地指挥着乡亲们往车上装货,门前还停着几辆向外运输平菇的货车。据他介绍,两村“飞地经济”发展至今,平菇种植基地已带动贫困户176户,连续两年为贫困户分红,每户不低于1000元。“因为效益好,现在镇上把大地岭村、石沟村也纳入了平菇产业种植基地。”郭鹏告诉记者,平菇种植需要有人员管理,这也为村里留守老人和妇女就近务工提供了便利。“飞地经济”让太白县集体经济的发展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而凉水泉村和水蒿川村的携手发展在这里也并非个例。“凉水泉村有想法和经验,水蒿川村有合适的土地和气候,两者资源互补。两个村子集中资源实现联合发展,比一个村发展更有优势。”靖口镇党委书记王丽说。关上街村和大地岭村的产业联合,王家堎镇联合本镇中明村、和平村和元坝子村的光伏发电项目……在太白,“飞地经济”让众多村镇实现了优势放大、短板互补,让“飞地扶贫”覆盖了全县7个镇2500多户贫困户、14家飞地集体产业,贫困户每户年均分红达1500元以上,下活了集体经济的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