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盒8个桃,卖118元。价格如此“高冷”的桃子出自张春虎之手。“我的桃子根本不愁卖,有时半个月就卖700多盒。”10月9日,蒲城县椿林镇椿林村桃农张春虎得意地说,“今年光卖桃子,我已经赚了100多万元。”张春虎是怎么做到的? 离京返家乡,农田觅商机今年是张春虎种桃的第5个年头。2010年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后,张春虎一直在北京中关村做电脑经销生意。几年下来,他在北京买车买房安了家。2016年,张春虎有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当时国家正在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张春虎说,“现在很多人觉得种地不挣钱,但我觉得其中别有商机,所以就把目光放在了农业上面。”张春虎回乡创业的想法遭到了家人与朋友的一致反对,不过倔强的他没有放弃:“我才30岁,正是拼搏奋斗的年龄,哪怕再苦再累,我也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2016年8月回乡后,张春虎认真做好规划,寻找合适的产业。结合椿林镇种桃的传统和在华州、澄城等地考察的所见所闻,他最终决定发展桃产业。“本地农民种的都是老品种的桃子,价格很难上去。要想在桃子上做出成效,必须得有创新。”张春虎说。在多次前往河南、山东等地考察后,张春虎确定了8个桃子品种,并于当年12月,投资60多万元,流转70多亩土地,修路挖井买苗子,开始了他的桃农生涯。 既要种得好,也要卖得巧2018年5月26日,张春虎第一次品尝到了自己种的桃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要想种出好桃子,技术是关键。比如蒲城的许多桃农不知道,大概九、十月份,土壤温度在20度左右时,桃树的根系活动最旺盛。这时候断根施肥,桃树最能吸收营养。”张春虎说,“我从书上了解到这点后,就在自己的桃树上做试验,确实很有效果。”蜗牛危害曾是张春虎种桃时面临的一个挑战。“2017年8月,很多桃树出现了枯萎现象,打电话请教专家才知道是蜗牛在作怪。”张春虎回忆道,“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打农药,但这样就会对桃子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在去养鸭场买鸭粪时,苦思解决之道的张春虎灵光一闪:鸭子不仅能吃蜗牛,还能产鸭粪当肥料。随即,张春虎引进了一批鸭子,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一难题。除了种桃外,张春虎在卖桃上也没少花心思。如今,他的桃园面积已经扩大到了150亩,有脆桃、软桃等18个品种的桃子,销售期能从春节持续到11月。“种出不同时段上市和受各类消费者青睐的桃子,是我的桃子能卖出好价钱的秘诀之一。” 张春虎说。2018年,张春虎精选桃树中上部最好的桃子,推出了8个桃118元的高端礼盒装,“春雨甜桃”的品牌就此走向市场。“经过调查,中高端水果礼盒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张春虎说,今年他又推出了12个80元的中端礼盒装,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到了东南亚。 技术推全国,共谋好“钱”景在自己创业致富的同时,张春虎没有忘记乡亲们。他一方面对有意向的群众进行技术指导,一方面让周边群众前来务工,目前已带动蒲城县6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种了30多年桃子的椿林镇汉村村民秦文长,如今是张春虎生产基地的一名工人。他说:“我自己的3亩桃,一斤才卖两三元,人家娃一斤顶咱十几斤。种庄稼还是要有文化,来这里能学到不少东西哩。”不只蒲城,张春虎还把自己种桃的技术推广到了我国南方。就在记者采访时,他接到了江西省泸溪县扶贫办工作人员的电话,商讨当地桃树管理的合同问题。“泸溪县那边有4000多亩桃子,想借助我的种植管理技术和销售渠道实现发展。”张春虎说,他还在云南省曲靖市、贵州省铜仁市等地设立了基地,指导发展数百亩设施大棚,全程提供技术服务和销售服务。“下一步,我要发展连锁种植、统一销售,把‘春雨甜桃’这个品牌做大做强,引导更多的人加入现代农业产业,带动更多的群众实现致富梦。”张春虎自信地憧憬着未来。
陕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表彰2020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奖获得者的决定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目标标准,贯彻精准方略,推进减贫任务、问题整改和巩固提升等重点工作,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对标补短”和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只争朝夕,真抓实干,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省脱贫攻坚战线涌现出一大批艰苦创业、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为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充分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广泛凝聚众志成城、攻城拔寨的正能量,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决定授予陈毅等80名同志“2020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荣誉称号,授予张建华等65名同志“2020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奖贡献奖”荣誉称号,授予崔荣华等40名同志“2020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奖奉献奖”荣誉称号,授予陈战备等50名同志“2020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荣誉称号,授予西安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等95个单位“2020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荣誉称号。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希望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珍惜荣誉,锐意进取,继续发扬连续作战、埋头苦干精神,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再立新功。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以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榜样,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咬定目标不松劲,一鼓作气持续干,坚决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为谱写新时代陕西追赶超越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附:2020年陕西省脱贫攻坚奖获奖名单
近三年来,西安市把贫困户嵌入集体经济,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全市291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脱贫后,“特色产业+集体经济”的模式仍在持续发力。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5.6亿元。记者从西安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了解到,截至2019年年底,全市累计实现6.84万户24.24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9.22%降至0.23%,29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产业是脱贫的治本之策。西安市按照“把贫困户嵌入集体经济,把贫困户脱贫产业嵌入产业链条”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猕猴桃、奶山羊、石榴等10个扶贫主导产业,积极推进食用菌、草莓等小众特色产业。目前全市每个贫困村都有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增收产品,基本形成了以大带小、大小互促的产业扶贫格局。为壮大村集体经济,西安市为142个贫困村落实5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全市行政村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其中带贫益贫的村集体经济组织808个,带动贫困户25830户91251人;发展新型经营主体286家,带动贫困户2.1万户。建立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其中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共有130个,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5.6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75%以上靠产业脱贫和外出务工,生产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占到88%以上,其中通过产业帮扶的建档立卡户累计达到6.3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