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搬到安置点,房子宽敞了,环境好了,这个菜园子现在又解决了大问题,不光省了钱,吃起来还方便。”近日,《法治日报》记者在陕西省平利县老县镇采访时,贫困户冯师傅向记者说出了上述这番话。为高质量推进山上兴产业、山下建社区、社区办工厂,让群众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陕西省平利县委县政府以“十小惠民工程”为切入点,精选了13个安置规模较大,基础配套较完善的较大安置区抓点示范,通过谋划推进“十小惠民工程”引导村民全面提升文化素养,摒弃陈规陋习,提高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助力人居环境改善。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平利县老县镇坚持从“小”入手,通过流转安置点周边农户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按照每户一分土地的标准统一分配,首批计划流转土地80亩,可提供800户搬迁群众耕种,有效解决搬迁群众“买菜不上街、种菜有土地、吃菜不花钱”的基本生活需要。“‘小菜园’工程不仅能解决搬迁群众吃菜的问题,满足群众日常需求,还能有效激发贫困户增收内生动力,鼓励他们自力更生,帮助他们减少家庭开支,增加收入,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实现稳得住的目标。”平利县锦屏社区主任陈敬新介绍说。“小菜园”工程是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提质增效“十小工程”之一,解决搬迁群众吃菜难问题;此外,还有“小管家”,解决搬迁群众管理服务问题;“小配套”,解决安置社区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小平台”,解决搬迁群众居住质量问题;“小库房”,解决搬迁群众物资物品存放难问题;“小餐厅”,解决搬迁特殊群体吃饭问题;“小课堂”,解决搬迁群众技能培训问题;“小厅堂”,解决搬迁群众婚庆嫁娶场所问题;“小市场”,解决搬迁群众融入问题;“小公墓”,解决农村文明殡葬问题。“‘十小工程’将为搬迁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等提供大力支撑。”平利县老县镇党委书记杨居侨说。
在成为“羊倌”之前,周红珍曾是一名彻头彻尾的“猪倌”。大学毕业后,周红珍和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也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工作。2016年的一次巧合,她对黑猪养殖产生了兴趣。经过一番考察后,周红珍把养殖基地选在了自己的家乡。10月28日,陕西省洛南县保安镇东湾村的一个山沟里,29岁的周红珍正在为网友直播她养殖的红山羊。通过近4年的努力,周红珍的养猪业初具规模,最多的时候有1200多头,同时她也把周边的贫困村民带动起来加入到她的事业中来。然而,今年的一场猪瘟和洪水,让她血本无归,还欠下数十万元的外债。今年9月份,在当地政府、村民和网友粉丝的支持下,周红珍又重新振作起来,引进适合秦岭山区养殖的红山羊。再过不到两个月,周红珍的第一批红山羊就将上市,她希望可以借助春节市场打一个“翻身仗”。
11月3日,陕西省富平县流曲镇双杨村村民向斌在检查奶山羊的健康情况。天刚蒙蒙亮,向斌就提着一筐草料走进自家羊圈。原本安静的羊圈瞬间喧闹起来。近200只膘肥体壮的奶山羊欢实地跑到食槽边吃草,几只小羊羔不时从围栏缝隙中探出头来,舔舐向斌的手。“每只羊都是我家的一个‘小银行’,可得小心伺候着。过段日子是奶山羊的产仔期,估计要更忙活了。”向斌笑呵呵地说。11月3日,陕西省富平县流曲镇双杨村村民向斌在羊圈旁播发短视频。在向斌开设的个人短视频平台账号上,除了家人日常生活的视频,主要是他喂养、销售奶山羊的视频。向斌说,短视频平台已成为他拓宽销路的重要渠道,最近好几单生意都是这样谈成的。今年31岁的向斌是陕西省富平县流曲镇双杨村村民,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大学生“羊倌”。2012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他毅然选择返乡从事奶山羊养殖。八年过去,向斌家的奶山羊农场已发展成日产鲜羊奶500公斤、年利润超过20万元的大事业。大学生为啥回村当“职业羊倌”?富平县有悠久的奶山羊养殖历史。“我们村基本家家户户都养几头奶山羊,我从小就喝羊奶,对羊儿们很有感情。”向斌介绍,富平县近年来将奶山羊产业作为当地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来大力扶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持续提高,发展前景广阔。11月3日,陕西省富平县流曲镇双杨村村民向斌在聆听一个甘肃客户的电话咨询。“我也希望能借助我的所学,用科学养殖的设备和技术改变我们村原来粗放的养殖方式。”向斌说。自动挤奶器、饲喂机、清粪机、B超机……这些让同村人感到新奇的设备陆续走进向斌的农场,既为他省时省力,也让奶山羊得到更科学的照料,长得更壮,产奶更多。同时,向斌用人工授精技术取代自然配种繁殖,提高了奶山羊的繁殖率。作为富平县乡村振兴农业专家服务团的一员,向斌也经常与村民交流养殖奶山羊的经验,为村民提供饲养、防疫、配种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引导乡亲们走上科学养殖的道路。11月3日,陕西省富平县流曲镇双杨村村民向斌在羊圈旁播发短视频。在向斌开设的个人短视频平台账号上,除了家人日常生活的视频,主要是他喂养、销售奶山羊的视频。向斌说,短视频平台已成为他拓宽销路的重要渠道,最近好几单生意都是这样谈成的。从最初的几十只羊到如今的近200只,科学的养殖方法帮助向斌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他的钱包也越来越鼓,在县城买了房和车,一家五口的日子越过越滋润。“我媳妇当年不理解我,这几年也越来越支持我了。”与记者闲谈间,向斌掏出手机,点开一段视频。视频里,他的妻子正乐呵呵地为奶山羊准备“早餐”。在向斌开设的个人短视频平台账号上,除了家人日常生活的视频,主要是他喂养、销售奶山羊的视频。向斌说,短视频平台已成为他拓宽销路的重要渠道,最近好几单生意都是这样谈成的。“五中全会提出,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这让我发展奶山羊产业的干劲更足了。”向斌说,希望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村民继续扩大产业规模、拓宽销路、提高市场竞争力,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