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是现在有很多的疾病,有时候防不胜防,以前农民一生病,医疗费用太贵,小病花个把月工资,大病可能把家都掏空,因此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国家出台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也就是新农合,我们知道新农合都是一年一交费,一年差不多230元/人,要是新农合交了钱没用过,那么可以累积到下一年吗?会不会每年清零?一起来了解下。 新农合是每年清零吗? 我国新农合的报销模式是“家庭账户+门诊统筹”,即个人支付的费用一部分计入家庭门诊账户,另一部分计入门诊统筹。当农民朋友看病的时候首先使用门诊统筹部分,然后再使用家庭账户部分,家庭账户部分如果使用不完,余额是可以累计到下一年继续使用的,要是门诊统筹的话,一年内用不完,年底就会清零了。 农民就医时,可以优先使用门诊统筹部分,门诊统筹部分如果用完了,农民去医院的时候会用家庭账户部分报销。如果家庭账户的这一部分到2019年底还没有用完,它将积累起来,并在2020年继续使用。 注:新农合一年一缴,结余下来的钱不能抵扣下一年的参保费。 新农合报销比例 1、门诊报销 (1)所在村卫生室以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标准为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 (2)所在镇卫生院就诊报销标准为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3)所在二级医院就诊报销标准为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4)所在三级医院就诊报销标准为2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5)其中中药发票附上处方每贴报销标准限额1元; (6)镇级合作医疗门诊补偿每年限额5000元。 2、大病报销 (1)镇风险基金补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计应报医疗费超过5000元以上分段补偿,即5001-10000元补偿65%,10001-18000元补偿70%; (2)镇级合作医疗住院及尿毒症门诊血透、肿瘤门诊放疗和化疗补偿年限额1.1万元。 3、住院报销 (1)药费:辅助检查:心脑电图、X光透视、拍片、化验、理疗、针灸、CT、核磁共振等各项检查费限额200元;手术费(参照国家标准,超过1000元的按1000元报销); (2)60周岁以上老人在镇卫生院住院,治疗费和护理费每天补偿10元,限额200元; 哪些人可以免交新农合? 1、农村重度残疾人; 2、农村低保户; 3、农村五保户; 4、农村独女户以及双女户; 5、农村建档立卡户。 新农合缴费的原则是农民自愿参保、自愿缴费,不得强制进行,其实新农合虽然说每个人费用在200多,但是交了新农合就是交了一项保障,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有个保障,大家最好还是交了好。
根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的通知》(陕农发〔2020〕78号)文件要求,经园区申请、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评议推荐、省级材料初审及现场审核等程序,现对以下6个拟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为7天(2020年11月11日-2020年11月17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实名向省农业农村厅产业处反映(信函以寄出日邮戳为准)。联系电话:029-87322848 18710448680电子信箱:cyhzyyy@163.com通讯地址:西安市习武园27号省农业农村厅产业处邮政编码:710003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0年11月10日2020年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名单宝鸡市扶风科技工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铜川市印台区周陵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渭南市蒲城县食品工业聚集区榆林市绥德县四十铺产业园区汉中市洋县有机产业园区安康市石泉经开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
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超过96%,2亿农户领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标志着我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为丰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实现形式等创造了有利条件,夯实了新一轮土地延包30年的政策基础。近日,中央农办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就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话题回答了记者有关提问。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确保“应确尽确、应发尽发”,让农民群众满意记者:为什么要进行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韩俊: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逐步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2年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法、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进一步从法律上强化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保护。为进一步保护农民权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要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是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重要形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和本位。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是实现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保证,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是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居于基础性地位的重要保障。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居于基础性地位,集中体现在农民家庭是集体土地承包经营的法定主体。2014年中央明确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开展“回头看”,做好收尾工作,妥善化解遗留问题,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至农户手中。记者: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还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韩俊:目前,全国农村承包地颁证率已超过96%,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全国还有近4%的农户尚未领到证书,虽然看起来比例不高,但总量不小,没有颁证的原因也很复杂,不少涉及历史遗留问题,必须积极应对、妥善处置。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将指导地方善始善终做好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收尾工作,努力推动解决疑难问题,确保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应确尽确、应发尽发”,让农民群众满意。维护亿万农民切身利益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得重分承包地,大规模调地要坚决叫停记者:怎么看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的重大意义?韩俊: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是一项历史性、群众性、基础性工作,为农村长远发展和维护亿万农民切身利益奠定了坚实基础。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意义重大。——全面建立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巩固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通过确权,完善了2亿份土地承包合同,并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全面建立了包括承包合同取得权利、登记记载权利、证书证明权利在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承包农户行使占有、使用、流转、收益等权利以及维护合法权益有了法定凭证,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夯实了基础。——解决大量历史遗留问题,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对11亿个地块、16.7亿亩集体土地(含耕地、园地、林地等)进行精准测量,清理2亿农户承包档案资料,摸清了承包地家底。通过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依托调解仲裁,定分止争,化解了大量矛盾。——激活土地要素,促进了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通过确权登记颁证,进城农民更放心流转土地,土地资源配置得到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全国已有1239个县(市、区)、18731个乡镇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5.55亿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过340万家。记者:如何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试点工作?韩俊:这次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进一步明晰土地承包关系,奠定了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基础。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工作,还有大量艰巨的任务。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正在筹备建立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各地也要抓紧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调配合,指导推动试点任务落实落地。2020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已经组织16个省份20个县市开展第一批试点,探索延包具体办法,为全国面上工作探索路子。各地要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和新修订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政策法律要求,把试点工作做实做细,防止走偏变样。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出现打乱重分承包地的情况。如果出现大规模调地情况,要坚决叫停,必要时可取消试点资格。进城农户放心流转土地经营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放心增加投入记者: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怎样的基本经验?韩俊: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形成了系统经验。——注重加强协调统筹,确保确权有序推进。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会同司法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国家档案局成立了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协商重大事宜,制定年度计划,统筹推进形成合力。根据2014年中央明确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会同有关部门及时细化了6个方面政策和7项重点任务,做好顶层设计。指导和督促各省份出台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纠正。建立县市月报制度,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并委托第三方抽样评估,指导各地开展“回头看”,做好扫尾工作。——注重健全技术标准,确保确权质量过硬。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明确了权属调查、审核公示、完善合同、颁发证书等“九步工作法”,统一工作规程。先后制定了1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和10个规范性文件,完善技术标准,并组织各地培训技术骨干数百万人次。强化质检验收,制定成果检查验收办法,指导各地分期分批开展县市验收,严格把好确权质量关。——注重推进成果应用,确保确权效能发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完成了2838个县级成果汇交、质检,初步建成全国信息应用平台并实现数据汇总、业务管理、成果应用等功能。指导各地利用信息平台,方便农民和新型主体查询,精准发放财政补贴,并配合金融机构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要加快县级土地承包信息数据库和应用平台建设,将确权成果上图入库,通过“以图管地”,实现承包地精准管理、承包农户获得便捷的服务等。记者: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如何促进乡村振兴?韩俊: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将进一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深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发展动力。具体来说,通过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让承包农户吃上“定心丸”,可以更好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等各项承包权益;进城农户可以更放心地流转土地经营权,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可以放心增加投入,改良土壤,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发展现代农业。同时,确权成果已在土地经营权融资担保、农业保险、农业补贴、乡村产业规划编制等领域得到初步应用,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