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脱贫攻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创造了人类社会减贫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在陕西这片脱贫攻坚的大地上,涌现出一大批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守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他们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真情帮扶贫困群众,向党和人民兑现着“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书写着共产党人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答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第一书记”。美丽乡村党建引领,激活山村一池春水“以前哪知道什么经营理念,现在对健康食品、消费扶贫有了更清楚的认识,特别是在深入了解了国家对扶贫这块的投入力度和政策倾斜后,我们老百姓深受感动。”寨子村村民王管县说道。寨子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全村共有335户124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1户206人,村上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基础薄弱、精壮劳动力缺乏、村民思想观念落后,发展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驻村联户帮扶第一书记田民政深知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只有思想脱贫,才能从根本上真正解决贫困问题。他主动谋划,设计推动村支部与咸阳师范学院国际处党支部结对共建,定期开展党日活动;邀请高校党建和“三农”专家,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解读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传授“抓党建、抓产业发展”方法;组织党员代表到西安、杨凌等地学习党建及产业脱贫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强化组织建设的基础上,田民政充分发挥党员能人、群众能人的作用,培育致富带头人,加大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脱贫。他与招商局等帮扶单位商量探索建立一个“帮扶单位+农民合作社+贫困户及村民”扶贫新模式,首先动员较有经济头脑的王管县牵头,成立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合作社,帮助他先动员5户村民及贫困户正式注册成立了淳化荞麦花儿香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并着手寻求研发扶贫新产品。此后,他与工作队反复研究,结合村名,提出了“淳朴寨子”这一品牌,并成功注册商标。依托淳化荞麦是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的优势,田民政积极引进企业,收购贫困户和村民的荞麦,加工生产荞面饸饹、养生手工挂面等9个系列产品。目前,合作社销售额已达120多万元。扶贫创新模式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目前寨子村已有4个企业(合作社)帮扶带动脱贫,每年每户贫困户可固定分红2000元以上,村集体可分红7万元。全村贫困发生率已由2014年16.50%降至0.64%,寨子村已被认定脱贫摘帽。田民政(中)与村民一起在合作社劳动。“以前村里不通公路,我们种的土豆自家吃,卖不出钱,孩子们都出去打工。峻峰书记来了以后,带领我们修路,教我们种天麻、枇杷。不到两年我家脱了贫,还能从村上分红,儿媳已经带着娃娃回村工作啦。感谢峻峰书记!”村民口中的“峻峰书记”就是中国能建西北电建派驻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泾洋街道办蒿坪子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李峻峰。驻村第一个月,李峻峰就走遍了全村216户农家,山村的落后面貌和群众的深度贫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立志扑下身子,用尽一切可能,带领大家走出贫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本色。李峻峰凭着不服输、肯吃苦的“倔”劲儿,访贫问苦、引领发展,终于让穷乡换新颜。在驻村工作中,李峻峰积极请教农、林、牧、副、渔、药材等农业知识,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帮扶单位干部等交流探讨农村工作,带领村干部外出学习先进发展经验。集思广益之下,最终形成了全村脱贫的思路——借助各方支持,以道路建设为基础,以道路沿线为主阵地,以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为载体,以差异化发展策略确定适宜项目,坚持长中短相结合、村内两翼均衡发展原则,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农业观光一体化格局,立志将“如期脱贫硬任务、全村富裕大目标”的理想变成现实。在他的带领下,蒿坪子村村内7公里水泥路主体工程已于2018年6月中旬全部完工;村内产业布局科学平衡合理,小型光伏电站发电量已经突破24000千瓦时,50亩枇杷果苗及15亩晚熟蜂糖李落地生根,15000多窝的三块天麻基地今年将产生效益,雉鸡园七彩山鸡进入适应性养殖,围网升级改造已完成并开始筹划新的养殖项目;2160多平方米的5个果蔬大棚已与合作单位签署使用协议;腊肉项目已经实现了季节性销售;村合作社农特产品的“质盈”商标已经注册成功。“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赋予我力量和信心的,是一个党员的责任担当,我一直要求自己必须坦然面对并全力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始终做到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全心全意地为党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李峻峰说。李峻峰(中)帮助村民整修房屋。丹心为民,扶贫帮穷爱永驻2019年1月25日,在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的年终总结大会上,远道而来的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横现河街道办石坝社区书记郭兴及社区主任郭军的身影吸引了员工的目光,他们抬着一块匾额走上台,上面写着“养乌鸡建光伏慷慨解囊真扶贫;派精英抓项目呕心沥血斩穷根”。在会上,郭兴动情地说:“燕书记到我们那儿扶贫一年多了,让贫困群众精神面貌有了大改变!社区街道整洁亮堂了,社区两委有了凝聚力,各项扶贫产业蒸蒸日上,帮扶效果远近闻名。村民们说他是个好人,是我们的恩人,是个实实在在真心扶贫的人!”郭兴所说的“燕书记”,就是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燕建龙。2017年9月,他作为扶贫干部被选派至石坝社区任第一书记。为了尽快融入工作,掌握村情民意,他和工作队一行遍访深山住户,立档建册,做了大量笔记,社区86个贫困户致贫原因、家庭成员、有什么诉求,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石坝社区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极其匮乏,贫困程度较深。燕建龙遂组织村干部走出略阳,前往韩城、潼关、周至、商洛、鄠邑、城固等多地现场学习考察花椒、大棚蔬菜、食用菌、林果种植先进典型的运营模式,调研先进单位的扶贫经验,组织社区两委干部和党员参加第24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经验。扶贫工作离不开资金支持,燕建龙便把筹措帮扶资金当作大事来抓。除院里筹划的资金以外,他号召职工开展“为石坝扶贫做贡献”系列活动,要求各党支部定期开展“献爱心、助脱贫”主题党日活动,到扶贫第一线锤炼党性。在他的动员下,全院职工先后到略阳扶贫基地500人次,筹集资金50万元左右,捐赠600余件衣物和20部智能手机。不仅如此,他还组织全院中层以上干部在石坝社区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做到86个贫困户全覆盖。燕建龙(左二)下地劳动。在前期大量的走访调研、摸清村情后,燕建龙和村两委干部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找准脱贫的切入点,制定了优先发展特色乌鸡、生态农业、绿色产业的脱贫规划,按项目收益分别制定了短期和中长期产业目标。最终,这些产业带动全部86户贫困户及部分非贫困户参与务工,仅为贫困户务工人员发放劳务费就达32万元之多,有效推动了贫困户早日脱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考察调研时强调的,共产党人办事是求真务实的,真正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三秦大地这片热土上,无数个像田民政、李峻峰和燕建龙一样的共产党人,以为民服务的初心、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抱着“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为中国减贫奇迹的陕西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时候父母老师总交代我们要:“勤劳致富”;每逢过年时,好多道门贴上“勤劳致富”的对联,所以我们这代人心里就牢牢的记住了“勤劳致富”。随着时代的变迁,时间的推移,勤劳的人们不一定都致了富,但致富的人肯定是“勤劳”的。我们作为农民,天天都在地里劳作,把太阳从东山背到西山,年复一年,收获的却是微薄的希望,过着过的去的生活。看看咱们那张粗里透黑的脸,似乎已经是城里同龄人的“长辈”,这就是“勤劳”,也是传统农民的真实写照。下面以种苹果的果农为例,说说“勤劳致富”。前多年,果农有主张的少,总是看别人种啥咱种啥,根本就没有根据自己的立体条件科学布局,只看眼前,从没长远计划,盲目种上富士苹果,带来了太多的“麻烦”,管理难,商品率低,效益不好,给大部分果农背上了“包袱”。果农只能年复一年这样过,收到的是年龄的增长,收获的是低的可怜的回报。多年过去了,才明白了优生区大面积发展,产量和质量明显占优势,形成了产大于求的新格局,几乎没有了我们的市场,给了适生区果农重重一击。警示:选择大于努力。咱们好多果农不善于学习,不爱动脑袋,自以为是,道理不清,成天钻到地里埋头苦干,回报率太低。然而有些人“精明”,选择了“秦红”苹果,管理简单,产量高,着色好,品质优,效益很高。还有人善于学习,走出去参观,结合当地实际,总结出一套简单,省工的好办法,效益倍增。以上我想告诉“勤劳”的你,如果“方向”不对,不“科学”管理,就是你再“勤劳”,也是徒劳的!说句不好听的话,还不如你回家睡睡觉,少点“破坏”。警示:不学习科学技术很可怕。那么,果农如何才能“致富”呢?咱们果农朋友种苹果,第一要选准当地适宜的品种,突出亮点。第二要有先进的理念,掌握好自然规律,运用科学技术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一切都是“智慧”的结晶。勤劳是必须的!纵观所有致了富的人们,他们都是勤劳的,都是付出很多的,都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信息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仅凭“勤劳”是不行的!必须多动脑,挖掘“智慧”潜能,让“智慧”和“勤劳”结夫妻,“致富”的梦想一定实现。
猕猴桃于1904年被英国传教士从我国宜昌带到新西兰,19世纪30年代开始了大规模商业化栽培。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并开启猕猴桃商业生产。经历近40年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的猕猴桃栽培技术伴随商业生产不断发展。近年来,国外(主要为新西兰)猕猴桃果品大幅度进口国内,占据高端市场,足以引起我们注意。深入探讨猕猴桃技术,对于提高我国猕猴桃果品质量,促进我国猕猴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篇就国内猕猴桃与国外猕猴桃(以新西兰为主)技术异同进行比较,希冀“抛砖引玉”,引起对猕猴桃技术体系的深入思考。一、经营理念不同国内注重果子多少及果子大小;国外强调质量(特别关注干物质含量dry matter)、果子多少及果子大小。二、树势要求的差别我国基本要求强健树势,国外要求中庸树势。相应的,修剪上,我国要求壮旺枝,国外要求中弱枝。三、冬剪理念的差别国内冬剪主要采用短截和疏除,不注意留更新枝,饱满芽处剪截,树形培养成“一把伞”形,结果母枝大多选留壮旺枝;国外冬剪主要采用短截。分为轻剪和极重短截。轻剪可以在梢端次饱满芽处短截,或在枝蔓能达到的最远铁丝以外10厘米剪截,利于绑枝。过长枝蔓可以蜷回架面附近空间大的地方绑缚。这样,结果母枝长度不一定相等,将有效的枝都用于结果。极重短截一般留基部2芽剪截。注重更新枝培养:更新枝采用留基部2芽极重短截。结果母枝选留80%可以选用结果枝:即在上年果柄以上留一段枝剪截;主要采用“一主两蔓”树形,要求结果母枝间间距30厘米。不拘泥于“双枝更新”或“单枝更新”,以距离合适为主。架面空间大时,附近结果母枝不一定回缩,而是利用其上枝蔓占领空间,形成侧蔓或枝组。前部枝条好的情况下,将后部结过果的枝蔓极重短截,将前部枝蜷回绑缚结果。结果母枝选留还强调留中弱枝(low-medium vigor),强调用光照良好处的枝(grown in high light environments),以及芽子要饱满(large well developed buds)。四、生长季节管理要求国内强调萌芽肥(或叫催芽肥,萌芽前施),国外强调萌芽至开花,特别是花前肥。国内夏剪通常设法抑制结果母枝梢端枝条,以图逼出基部更新枝。这与留旺枝作结果母枝,以及饱满芽处剪截有关。国外强调中弱长势枝条(low-medium vigor),这与要求所留枝芽子饱满(large well developed buds),生长于高光强环境(grown in high light environments及使用“HIcane”, 激发基部萌芽,以及极重短截培养更新枝(双枝更新)有关。国内夏剪多摘心、剪梢,国外多用环剥、零叶修剪。五、果实管理国内:多用膨大激素;国外普遍使用Benifit—BZ及环剥(坐果后3~4周环剥增大果实,13~14周环剥提高果实品质)。六、架面管理架面管理方面突出表现在树形上:国内比较随意,“伞形”较多;国外强调“一主两蔓”树形,幼树期营养集中,且不急于早结果,保证树体充分发育。幼树阶段,国内在主干、主蔓(培养“一主两蔓”树形时)培养时,强调树干粗,变细时即摘心,促增粗;国外非常强调,主干、主蔓一次长够,不摘心。由于夏剪多用环剥,数年后,主干上下粗度相近。新西兰十分强调夏季架面管理,要求平面、枝蔓均匀,透光30%,3~4层叶子。架面管理以果实发育为目标。一个简单的叶果比是:结果枝最上果柄前留与本枝果实数相等的叶子剪梢。七、授粉国内人工辅助授粉为主,国外重视雄株配套、蜜蜂授粉加干粉、液体人工授粉。八、溃疡病防治国内喷雾防治为主,方法、药剂多样;国外:铜制剂喷雾,彻底铲除病源、隔绝传染源加种植抗(耐病)品种等几个主要措施。九、苗木培育国内:取籽播种,形成小苗。次年初回圃平茬,新梢长一段,留二叶摘心,再长一段,再留二叶摘心,促增粗,然后嫁接品种于近地面较粗部分。随接随新梢生长,变细时摘心,反复进行。秋冬出圃。 新西兰佳沛做法:取籽播种,次年初回圃平茬,同时苗旁插一竹竿,竹竿地上约1.5米高。新梢生长至距地面30厘米左右摘心,促增粗,至可以嫁接粗度,(于距地面30厘米处)嫁接品种,此后任随接穗新梢生长,变细缠绕时,解开,绑缚直,使继续向上生长。至杆顶摘心。出圃定植时也尽量不打尖。需要注意的是,新西兰火山多,火成土多,降雨量大而均匀(成熟季节降雨少),极端高温少,主栽品种少,我国主栽品种多,土壤多样,降雨量极不均匀,极端气象条件多。是采用何种栽培技术体系前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