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服务 > 新闻资讯 > 农业技术
-
打药”与否,是有一定依据的!1.根据湿度及其变化趋势确定打药时间药液喷出需要展开形成均匀的药膜才能最大幅度的“掩杀”病虫害。这个展开过程,药液从沉积到展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空气湿度的影响较大。因此,一天中的打药时间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空气湿度略显干燥;二是打药后药液在日落前形成干涸的药膜。2.根据温度及其变化趋势确定打药时间无论是植物还是昆虫或病菌,20~30℃,尤其是25℃,是其最合适的活动温度。此时打药,对处于活跃期的病虫草会更有效,对作物更安全。夏天高温季节,打药时间应该在上午10点之前和下午4点以后。春秋凉爽季节,应该选择在上午10点以后下午2点之前。冬春季的大棚,最好选择晴暖天气的上午打药。3.打药是讲科学,而不是讲感觉不要仅按稀释倍数确定每桶水中的药剂量大多数人习惯于按稀释倍数计算每桶水中兑多少药剂,其实这并不太靠谱。之所以要控制和计算药箱中添加多少药剂,是因为要计算好单位面积中的植株需要多大剂量的药剂,以保证良好的药效,和对植物和环境的安全。特别提醒:按稀释倍数在每桶水中添加多少药剂以后,还要计算每亩地需要几桶水、喷洒行进速度等细节。合理的举措是选择喷雾性能更好的器械,或者按产品说明书兑药,仔细喷洒。4.不是喷头距离病处越近,药效就会越好药液从喷头喷出以后一边和空气对撞而破裂成更小的液滴一边前冲,一路跌跌撞撞的结果是雾滴越来越小。也就是说在一定距离范围内,离喷头越远,雾滴越小。小雾滴更容易沉积和铺展在靶标上。所以,并不是说喷头紧贴着植株药效就会更好。一般来说,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的喷头要和病处保持在30~50公分的距离,机动喷雾机则要保持在1米左右的距离,根据喷雾器及其喷头的性能,摆动喷头让药雾飘落在靶标上,药效会更好。5.不是雾滴越细小就一定会有更好的药效如果雾滴过于细小就会漂浮在空气中而难以沉积在靶标上,这肯定会造成浪费;如果雾滴太大,滚落在地面上的药液也会增加,也是浪费。因此,要根据防治对象及其所处的空间环境选择合适的喷雾器械和喷头,在相对密闭的棚室中防治病害和白粉虱、蚜虫等微小的害虫时可以选择烟雾机,在露地防治这些病虫害的时候就得选择雾滴大一些的器械和喷头。目前土壤问题总结就是八个字:板、馋、贫、浅、酸、咸、脏、杂。01—板土壤板结,越种越板土壤板结,就是土壤结构遭到破坏,耕作层变硬,透气透水不良,严重影响作物根系正常生长。主要原因:①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结构变差,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板结。②长期过量偏施大化肥:长期过量施用大化肥,破坏了土壤结构,土壤有机质不能得到及时地补充,引起土壤板结和龟裂。③镇压、翻耕、浇水等农耕措施导致上层土壤团粒结构破坏。主要危害:● 根系能力下降。土壤板结的情况下,缺氧而导致根系活力下降,不能正常发育,呼吸减弱,影响养分的吸收。● 导致缺素症。由于根系能力下降,肥水吸收能力减弱,加之土壤板结后,养分有效性差,作物易缺素。02—馋矿物营养比例失衡,越种越馋作物生长需要17种必需营养元素,而在日常管理中只重视施氮、磷、钾肥,忽视中微量元素肥料,造成土壤中微量元素耗竭,大量元素富集。主要表现:肥料投入越来越多,果蔬产量、品质不仅没有提升,反而呈现下降趋势。主要危害:● 生理性缺素症。比如钙、镁、铁等。● 作物长势差、农产品品质降低等。03—贫有机质含量低 越种越贫土壤的有机质是土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主要原因:当前作物复种次数增加,过量地施用化肥,而有机肥施用严重不足或者使用方法不合理。主要危害:土壤有机质损失严重,土壤团粒结构破坏,土壤保水、保肥能力、通透性及缓冲性能降低,严重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04—浅耕作层变浅,越种越浅主要表现:由于长期使用旋耕机耕作,导致大部分土壤耕层变浅,有效活土层仅有15~20公分。主要危害:“犁底层”的形成,阻碍了土壤水分、养分和空气的上下流通,阻碍了作物根系下扎延伸,土壤蓄水能力越来越差,抗旱性能不断下降。05—酸土壤酸化,越种越酸正常中性的土壤pH值大概在7左右,而许多地区的土壤pH值却低于5。主要原因:①降水或浇水量大而且集中。②长期大量施用化肥,目前多数化肥属酸性肥料。主要危害:● 土壤酸化以后,土壤中的有害微生物种群数量就会增多,有益微生物种群数量会大幅减少,从而增加根部病害的发病率。● 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破坏以后,土壤的团粒结构也就相应的破坏了。● 土壤养分一般在中性或者偏酸性的土壤中吸收率最高,当酸碱度显著升高或者降低时,土壤养分的吸收率就会下降。● 根结线虫喜酸性土壤环境,当土壤变酸以后,根结线虫的数量就会变多,从而引起根结线虫病发生。06—咸土壤盐渍化,越种越咸青绿霜、红霜、白霜,这些现象都见过吧?这就是土壤盐渍化的直观表现。主要原因:①设施环境封闭:设施栽培下,作物对土壤水分需求量大,会使土壤深层的盐分随水分蒸发时上移集聚到表层。②施肥不合理:过度使用大化肥,以及施用未腐熟发酵的粪肥,这是主要原因。③耕作方式不合理:耕作层变浅,犁底层形成,盐分容易聚积在耕作层难以下渗,使土壤表层盐分逐年增高。主要危害:● 盐分离子的生理毒害。● 造成作物生理干旱。● 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土壤功能下降。土壤中含盐量过高时,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影响土壤功能。07—脏土壤污染,越种越脏土壤污染主要类型包括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污染。主要原因:化肥、农药、农膜的残留,未经发酵腐熟处理的有机肥,以及连作和病虫害病原物,这些污染物长期残留土壤之中,一旦超出土壤自身净化能力后就会造成土壤的污染。主要危害:土壤生态平衡会被破坏,土壤有益微生物大量死亡,土壤理化、生物性状恶化,土壤活性下降、土壤功能变差。08—杂重茬障碍,越种越杂主要表现:新棚作物根部病害发生较少,老棚不但病害重,而且产量及品质都不理想。主要原因:新建棚室的土壤生物性状比较好,有害菌群(杂菌)和有益菌群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而当我们不断种植,不断施入化学肥料,土壤中微生物菌群开始慢慢失调,即有害菌群(杂菌)的数量越积累越多,有益菌群的数量越来越少。近日,由省水产站科研人员研发的“一种大鲵虹彩病毒MCP抗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专利号:ZL201710412513.7。该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鲵虹彩病毒MCP抗原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同时公开了一种检测大鲵虹彩病毒抗体的ELISA检测试剂盒。该发明获得的大鲵虹彩病毒MCP抗原蛋白,不仅可用于建立快速、高灵敏度的虹彩病毒免疫学检测方法,并且能够作为病毒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抗原,对于大鲵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和促进我省大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十三五”以来,省水产研究与技术推广总站围绕“水产新品种引进扩繁、珍稀濒危水生物种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风险评估、渔业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等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获得授权专利15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软件著作权4项,制定地方标准3项。